山海融合:湄潭打造全国茶文旅一线品牌的思考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山海融合:湄潭打造全国茶文旅一线品牌的思考

2024年8月16日,贵州绿茶品鉴中心揭牌仪式暨湄潭茶文旅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湄潭县黔觅春山茶空间举办,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湄潭县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开迅先生以《山海融合——打造贵州茶旅第一品牌》作了演讲,分享了打造茶旅品牌的策略,现将内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茶文旅,作为茶产业链延伸出来的一种新业态,已经发展了多年,出现了不少知名的景点和线路。但是,也出了一些问题,比如重茶园观光,轻文化体验;不少景区重资产投入占比过大,拖累了正常发展;同质化严重,到处都是采茶、制茶、泡茶、喝茶、吃茶、卖茶,缺乏个性化和品质卓越的产品。在当下茶产业处于产能过剩经济下行与产业升级调整期,加快茶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推动一部分文化深、景观好、生态优、交通便利的茶山茶园,转向以茶叶生产为辅,到以茶文旅发展为主,调整旧业态,创造新业态,呈现价值的多元化,实现多赢。

湄潭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博览园

湄潭,作为中国百强第一茶县,茶文旅融合发展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总体上感觉还差点什么,或者说往上迈一步,就会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涌动的景象。今天,我们在象山脚下的黔觅春山茶空间谈山,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可以开门见山,逢山开路嘛。对此,我提出一个思路,即“山海融合:打造全国茶文旅一线品牌”,供大家参考。

山海,是指象山和茶海。

先说象山。

翻开《康熙湄潭县志·名山胜境》:“象山 本县面山也。百里奔洪,逶迤而上,其形如象鼻卷水,外有青山华表,耸峙于前,捍御水口。”再看《光绪湄潭县志·地理志》:“象山 县治之左嶂也,百里逶迤而来,形如象鼻。”象山气势磅礴:“百里奔洪,逶迤而上”“百里逶迤而来。”因此,象山是一列大山,自乌江起,经南部诸镇,逶迤百里,抵达县城。

象山是一座茶业江山,也是一部活着的茶叶史册。象山茶史陈列馆里分“底蕴象山”“家国象山”“激情象山”“美丽象山”四个版块或者历史阶段展示了象山的底蕴与价值,在此不再赘述。简言之,象山,是贡茶之山、南明茶文化之山,茶禅文化之山,曾经链接茶马古道与盐茶古道,造就一方茶业的盛况;中国现代茶业之大门在此推开,主要的现代茶叶科技命题在此展开或奠基,茶人和茶叶同样怀着民族大义参与了抗战,铸就了“中华民族茶文化的伟大的精神气场”;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几代茶叶科技工作者、茶人、茶工、茶农汗洒象山;当茶叶最终转向民生的时候,象山同样盛装满山的绿意,迈向一个新的时代。

象山

象山,无论是在古代中国茶的史册里,还是在中国现代茶业的宏篇巨制里,象山都有着令人景仰的高度!

象山,有明清贡茶园,有中央实验茶场旧址象山茶园、万寿宫、水府寺、桐子坡、全国茶树品种园、杨柳湖,有中国的茶工业博物馆,有浙大西迁旧址文庙、天主堂、双修寺等,有密植免耕科技茶园,有湄潭苔茶保护区,有天下第一壶,有中国茶城,有今天才正式开放的黔觅春山茶空间,更有若干茶文化专家、茶叶科技与教育工作者、制茶大师、茶艺师和茶工、茶商云集。如果今后有巨量人流至此朝圣,整个县城都因此繁忙和繁荣!

再说茶海。

狭义的茶海,就是永兴镇、复兴相联的那片4万多亩绿浪际天的茶海;广义讲,茶海就是湄潭的60万亩茶山茶园,甚至是整个湄潭;从更广义的层面上讲,茶海是没有边界的,因为茶文化没有边界,相关的产业也没有边界,我们做了一个湄潭茶场的口述史,永兴分场部分就叫《茶海无边》。

永兴、复兴之间的这片茶海,为什么能够叫中国茶海的呢?她曾经是二十世纪中国三大国营茶场之一的湄潭茶场开垦的万亩茶园,时为最大。历经70年岁月洗礼,茶海变成了四个海:文化之海,产业之海,生态之海,康养之海。

文化之海:湄潭茶场永兴分场茶园,是二十世纪最大的工业化茶园之一,也是开垦时间最长的茶园之一,堪称中国茶海。茶海积淀了深厚的现代茶文化,是中国茶叶工业化发展启步阶段的重要见证,大生产和大出口历史的重要见证,中国农垦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历史建筑群及茶工业基础设施总体保持完好,生产机械、器具众多,文献档案资料丰富。历史上和当下与未来,茶海与永兴古镇——浙大西迁小镇血肉相联,文脉相通,优势互补,早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黔茶产业学院落地茶海,为茶海带来了一派朝气和新的文化元素。

湄潭永兴茶海

产业之海:茶海至今仍然是茶叶生产的重要基地。茶海里边及周边遍布茶叶工厂,最大的一家智能化的茶工厂,日产干茶达两万斤。茶海观光体验、研学旅行方兴未艾,渐成气候。

生态之海:持续70年的发展,茶海已经形成一个茶园地貌海洋状(变化多端的低丘陵地貌特征)、生物多样性、文化丰富、经济活跃的大型茶业社区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跨越了茶叶从古代到现代,到转型升级发展时代各个历史时期文化与产业发展模式与状态。

康养之海:茶的本质是文化,包括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等内容内涵。茶叶物质特性与文化特点,决定了茶两个主要功能:养生和养心。养生、养心,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入大健康产业是茶的属性决定的,也是茶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新领域。目前,已有相关业态进入茶海。

象山,占据了历史与文化的高度,茶海打开了发展的宽度与深度。山海融合,正是湄潭茶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绝配,其所占有的高品位的、独特的文化与经济要素与资源,在全国是极其少见的,甚至是唯一的。山海融合,具备了打造全国茶文旅一线品牌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如何在发展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呢?

象山,有两个重要的文化载体需要建设,一个是中国现代茶业纪念馆,以再现其里程碑式的历史价值和现代茶业圣地的人文价值,以及相关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这个纪念馆,立足湄潭,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湄潭中央实验茶场及其延续发展的湄潭茶场、茶科所为主体,整合全国有关现代茶业发展的重要史料和实物,展示中华民族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在二十世纪的现代化历程,突出那段历史中的民族大义、家国情怀、民生福祉等核心内涵。有了这个纪念馆,湄潭就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二是湄潭武汉头等测所博物馆,这是抗战时期民国中央研究院气象所设立于武汉专职观测长江气象的机构,因为武汉沦陷而迁至湄潭,其历史意义和科技文化价值重大。湄潭茶叶作为中国首批气候好产品,是有历史底蕴和现实意义的,下游发展空间未可限量。

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

其次,象山一带的茶庄园、民宿、体验、旅拍等业态要规划布局,茶博物馆要升级并扩容,天壶要升级转型,中国茶城要重视文化体验,城区需要重建一系列的休闲旅游茶馆等等,以推动象山茶文旅高质量发展。

茶海,在抓住“四海一心”的基础上,需要推动中国农垦茶业博物馆建设,并争取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等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加快永兴浙大西迁小镇建设,创建浙大西迁纪念馆,展示一个民族在硝烟中的文化西迁的伟大创举,以及一所大学在遵义、湄潭、永兴创造的精神文化价值和巅峰荣耀。第二,将随阳山小镇,打造成一个特色乡场,展示乡愁,体验乡村茶文化;充分利用新农建设(乡村振兴)成果,推动全茶海文旅及服务业创新发展。

象山与茶海,有五个融合的管线:

一是交通融合,有高速、国道快捷通道沟通,也有产业路、镇际公路联系。

二是文化融合。象山与茶海文脉相系,血脉相联。这里有商业文化、南明文化、浙大西迁文化、茶文化的内在联系和内生动力,可以此推动山海内涵深度融合。

三是业态融合。象山与茶海业态同属茶文旅,但地理环境不同,风景风情有异,文化也各有特点,所开发的茶文旅产品不同,可以优势互补,业态互动。

四是理念上融合。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要将象山和看着一个整体来发展。

五是规划与政策上的融合。要有针对性对象山和茶海作无缝衔接规划,在土地利用、茶园创意改造方面,制定专门的配套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山海融合才有成为湄潭乃至贵州茶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山海经”!

山海融合,展示高品质的文化,呈现多元化的文化生态,弘扬茶文化、复兴茶产业,推动和带动全县、全市、全省茶文旅高质量发展。

如此,象山·茶海必将成为全国茶文旅一线品牌。

来源:贵州茶香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